明報:科大研大灣區污染 海陸空監測臭氧影響

【明報專訊】近年政府於控制空氣污染物水平,如懸浮粒子、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等取得進展,不過構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臭氧濃度依然呈上升趨勢。科大與政府合作開展為期3年的開創性跨領域研究,海陸空3方面監測空氣質素,研究臭氧對本港、大灣區空氣質素的影響。

是次合作為大型科研計劃「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的一部分,由廣東省、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聯合推出。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部副教授寧治、助理教授顧達薩與王哲帶領的研究團隊,自8月與本港環保署、政府飛行服務隊合作,設計並應用一套監測及採樣系統,用作測量和捕捉臭氧及其主要前驅污染物的垂直分佈與空間傳輸途徑。

科大團隊利用遠洋船和直升機機隊作為移動監測平台,搭載先進空氣傳感系統,在地面與600米高度之間的香港空域及橫跨香港東西的海域,量度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懸浮粒子(PM10、PM2.5)等空氣污染物的實時濃度水平。

兩地合作 追蹤污染物源頭及傳輸路徑

團隊亦會採集空氣樣本,以分析與臭氧形成有關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種類;並與本地和大灣區研究人員共同建立研究計劃,追蹤造成香港臭氧污染的污染物源頭和傳輸路徑。這些發現將在協助制定控制區域臭氧的科學政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原文:https://news.mingpao.com/pns/%E6%95%99%E8%82%B2/article/20210927/s00011/1632679247037/%E7%A7%91%E5%A4%A7%E7%A0%94%E5%A4%A7%E7%81%A3%E5%8D%80%E6%B1%A1%E6%9F%93-%E6%B5%B7%E9%99%B8%E7%A9%BA%E7%9B%A3%E6%B8%AC%E8%87%AD%E6%B0%A7%E5%BD%B1%E9%9F%BF

What to read next